当前位置:

避开风险合理分配 让到手的年终奖再多一点

来源:红网 作者:刘娜 编辑:胡芙 2015-02-15 16:11:53
时刻新闻
—分享—
  相关新闻:
  
  辛苦一年 算算你的年终奖该交多少税?
  
  红网长沙2月15日讯(记者 刘娜)年终奖多发了一元钱,到手竟然少了上千元,这种事情你遇到过吗?高额的年终奖固然让人欢喜,不少的年终奖税额也让人头疼,有没有哪些合理的方法可以减税呢?2月15日,记者多方了解就这些网友关心的问题做出解答。
  
  发放年终奖要避开“盲区”
  
  网上盛传的年终奖“多发一元少千元”,这种情况确实会存在。因为现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法是2011年9月修订实施的,按七级税率计税。在1.8万、5.4万、10.8万、42万、66万和96万这6个“年终奖临界点”,会出现年终奖多发,税后收入反而减少的情况。
  
  具体情况如下:年终奖如发18001元比18000元多纳个税1154.1元;54001元比54000元多纳个税4950.2元;发108001元比108000元多纳个税4950.25元;发420001元比420000元多纳个税19250.3元;发660001元比660000元多纳个税30250.35元;发960001元比960000元多纳个税88000.45元。
  
  根据这种情况,有人总结了年终奖的6个“盲区”。按照税务专家计算,这6个“盲区”分别是,18000元<年终奖≤19283.33元、54000元<年终奖≤60187.50元、108000元<年终奖≤114600元、420000元<年终奖≤447500元、660000元<年终奖≤706538.46元、960000元<年终奖≤1120000元。
  
  为防止年终奖遭遇“得不偿失”的尴尬,业内人士建议,财务部门在发放年终奖时应尽量避开这些区域。
  
  根据税率合理分配奖金
  
  年终奖在确定税率时,要先除以12个月。而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这种计税优惠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而诸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是不按照年终奖计税方法计税的,需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那么作为发奖方的企事业单位,可不可以通过奖项设置多元化的方式来进行合理避税,使员工获得最大利益呢?
  
  在此举一个例子说明,如果刘小姐和张先生所处公司不同,二人的当月工资收入都是5000元,都获得了2万元的年终奖,因为奖项设置不同,二人最终交的个税也不同。刘小姐获得的2万元作为年终奖一次性发放,2万元适用的是第二级10%的税率,应纳个税为1895元。她当月工资5000元,需要缴纳45元的个税。这样,刘小姐当月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总共1940元。
  
  张先生则不同,他获得的2万元中,有1.8万是他的年终奖,另外2000元是作为“优秀员工奖”发放。那么,张先生的这2000元要加入工资5000元里,共计7000元来计算个税。这时张先生的个人薪金适用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为105,可得出他这部分的收入需要缴纳的个税为245元。而张先生1.8万元的年终奖,除以12个月后适用的税率却是3%这一档,所以他年终奖这部分的个税额为540元。如此这般,张先生当月个税最终缴纳的数额为245+540=785元,比刘小姐整整少缴纳了1155元。
  
  上述将年终奖拆分的方法,遵循的原则是尽可能将员工全年大部分收入控制在一个较低的税率档次中。据业内人士分析,在月收入适用税率不低于年终奖适用率的情况下,只要不使年终奖适用税率提升一级,应尽量将各种奖金都放入年终奖发放。而如果月收入适用税率本身低于年终奖金适用税率,则可以将奖金多摊一些到工资收入中,合理筹划分配。
  
  除了上述方法外,个人也可以向公司财务部门提交合法有效免税事项资料等。当然了,辛苦一年,拿到年终奖本来是开开心心的,缴纳税款也是个人义务。但如果为了省税款而斤斤计较,那也就失去了拿“大奖”的喜乐了。

来源:红网

作者:刘娜

编辑:胡芙

本文为税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ax.rednet.cn/c/2015/02/15/360567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税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