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税务系统落地生根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王军 编辑:马灿 2017-11-17 11:39:12
时刻新闻
—分享—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大政方针,就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央纪委报告、修改后的党章中。学习领会好党的十九大精神,首要的是要学习领会好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特别是要学习领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十九大报告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气势恢弘、催人奋进,是一个举旗帜、指方向、明方略、绘蓝图的好报告,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每读一遍都有新收获,每学一次都有新体会,每悟一回都有新启发。

  通过反复研读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我觉得至少有以下五方面鲜明特点:

  一、高举旗帜,充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

  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总是以新思想、新理论为标志。一个大国要崛起,其指导思想,必须具有引领崛起之伟力。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我们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标志,就是具有引领中华民族崛起伟力的指导思想。它植根于历史的沃土,立足于现实的需要,放眼于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对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意义不可估量,对于国家长治久安意义不可估量,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不可估量,是指引我们迈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续写新篇章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对此,我不禁想起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第一集《举旗定向》里,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一个故事说,1920年春天的一个夜晚,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道:“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妈妈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字,嘴上全是黑墨水,原来是把墨水当成红糖水给喝了。但是他浑然不觉,还说,“可甜了可甜了”。这人是谁呢?此人就是陈望道,他当时在翻译《共产党宣言》入了迷,把墨水当糖水喝了还说甜。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我通过学习深深感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写进了党章,也写进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心里,因为它确实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

  第一,这一指导思想植根于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深厚土壤,具有强大的穿透力。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深厚的土壤,体现了深沉的历史积淀、博大的文化精神、高远的思想境界。比如,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中国传统文化“和”的思想,在十九大报告中也得到充分体现:不仅强调全党一定要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而且强调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不仅强调党内、国内的团结,而且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不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谐,而且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吸吮着五千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穿越历史照耀现实的发展,具有极强的穿透力。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佩里说出了很多人的感受:“习近平善于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中吸取经验,善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第二,这一指导思想发轫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普遍真理。进入21世纪,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环境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与先前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相比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秉持战略定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科学方法,对新实践、新发展、新问题作了系统深入的新思考,说了很多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既继承了好传统,又谱写了新篇章。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扎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髓要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重大理论创新,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

  第三,这一指导思想形成于五年来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最根本的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过去五年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必将聚合起十三亿多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磅礴之力。

  第四,这一指导思想放眼于本世纪中叶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引领力。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顺利如期实现这一蓝图,最关键的还是要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这一指导思想用“8个明确”阐明丰富内涵,用“14个坚持”阐明基本方略,是管长远、管根本、管方向的伟大旗帜,具有指航灯的方向引领和方法论的实践伟力,是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源头活水和思想武器。

  一百多年前,有人把中国的落后,概括为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面的落后。如今,在器物和发展方面,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30%左右的平均贡献率,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的总和,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力量之一。在制度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的发展模式,不仅被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推崇,也被发达国家所参照。比如,今年英国教育部门决定系统性引进中国数学教材,斥资4100万英镑支持推广“上海教学模式”,将6000所小学纳入其中,以确保英国年轻人能对“日后的学习和21世纪职场”有充分的准备。在观念和思想方面,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不仅成为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有力注解,带来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变革,也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被寄予了发掘人类发展动力的厚望。

  二、不忘初心,彰显了深切的为民情怀

  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会发现,“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报告开篇就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点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报告多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人的全面发展”,“人民”二字在报告中一共出现了约200次,恐怕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报告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也是站在人民立场,回应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14个坚持”,其中第二个“坚持”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五个“坚持”就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第八个“坚持”就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余的“坚持”,基本上每个都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可以说人民思想是贯穿报告始终的价值追求,彰显出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

  第一,植根人民,回答了我们党的本源问题。党章开篇就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鲜明指出了我们党的本源,也就是报告里所讲的,“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植根人民,意味着始终和人民打成一片、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能忘了人民,更不能脱离人民。对此,报告也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比如,报告讲“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是从正面对我们党始终与人民走在一起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报告讲“我们党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深刻认识“脱离群众危险”的严峻性,则从反面对我们党脱离本源、脱离群众进行了警醒,值得我们深思。

  第二,依靠人民,回答了我们党的力量源泉问题。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报告也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都告诉我们,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执政之基,是我们党必须要紧紧依靠的关键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一论断在报告里清晰可见,既贯穿过往,又昭示未来。

  比如,回顾过往,报告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历史进程,印证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揭示出人民是孕育中国共产党及其成就的沃土。西方政治学上有一个“亨廷顿悖论”,认为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定会充满矛盾与冲突,这一悖论在拉美、东亚、北非等许多国家地区得到应验。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转型、社会保持长期稳定,打破了这一悖论,我认为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党心中装着人民,人民心中有党”。我们党始终坚持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了无穷智慧和力量。

  放眼未来,报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顺应人民意愿”“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则要求我们党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紧紧依靠、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第三,为了人民,回答了我们党的使命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我们党为什么人?报告回答得很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同时强调我们党“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我们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五年前习近平同志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时候。当时,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说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有一位西班牙东亚问题专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改革究竟是否为了民众?时间会给出答案。”这五年的时间里,人民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党就抓什么、推进什么,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兑现了总书记的承诺,也给出了这位专家明确的答案。

  我记得2011年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决定,将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使贫困人口增加了几千万,达到1亿多,从而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从2012年至今,超过6000万中国人摆脱贫困,规模相当于一个意大利、六个希腊,平均每3秒钟就有一个人脱贫,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之一”。这一增一减之中,彰显了我们党的情怀、战略、勇气和担当。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站在中外记者面前,再次郑重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同时又从更高站位,讲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既呼应了报告“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永远”二字、昭示出共产党人的初心永在,又把着眼点、落脚点放到了每一个中国人身上,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定决心。

  在参加十八届七中全会时,我听中联部领导说他们在为国外党魁讲“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后,这些党魁都感慨说,他们只想几年的事,如何赢得大选,如何巩固局面赢得下次大选,至于更长远的事,就不想那么多了。外媒评价,党的十九大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时间表,是中国共产党为国家、民族、人民长远谋幸福的担当之举。法国前总统萨科齐说,中国执政者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每隔一段时间,都为人民提出一种远景,而且总是能够实现这种远景。

  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报告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方面描绘了立柱架梁性质的顶层设计蓝图,又从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举措。面对未来,我们深信,只要我们党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和方向不断迈进。

  三、登高望远,展现了宏大的战略视野

  十九大报告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全球思维、宏伟的发展格局,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思想、新战略,每读一遍,都能感受到这种宏大的气魄。

  第一,展现了大历史观。党的十九大在时间轴上贯通中华文明史、我们党的伟大斗争史、新中国的奋进史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辉煌发展史,上承“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下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部署,又提出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第二,体现了大时空观。十九大报告不仅着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而且放眼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在多处体现了全球性思考。如提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在政治上强调“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在经济上强调“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在文化上强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外交上强调“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在全球治理上提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十九大是一次“站在世界地图前”召开的大会,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市场之网中“新的服务器”。曾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科斯也说,“我深知中国前途远大,深知中国的奋斗就是世界的奋斗,中国的经验对全人类非常重要。”

  第三,展示了大战略观。十九大登高望远,审时度势,在新的历史方位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战略安排。比如,构建了完备的战略系统,进入新时代必然面临新矛盾,出现新矛盾需要确立新目标,确定新目标要求新蓝图、新举措,新时代、新矛盾、新目标、新蓝图、新举措关联呼应、浑然一体,勾画了从理念到方向、从路径到举措的完备的战略系统;标定了清晰的战略时点,具体擘画了“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接续路径和任务安排,这中间,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分两个阶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时段上承接了原“三步走”安排,但使战略时点更细化、更清晰;形成了完整的战略体系,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港澳台、外交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密对接,相互呼应,体现了继承性和发展性。

  四、躬身省察,体现了强烈的问题导向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根本要求。纵观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总是勇于面对、擅于分析、长于解决中国社会最集中、最突出、最迫切的矛盾和问题,从而实现党和国家事业新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反复强调问题导向,在十九大报告起草过程中,提出的五条基本指导原则之一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强调“要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方针政策的起点,从问题最集中的地方和最突出的问题入手,把准政策基点,合理设定预期,把政策建立在解决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之上”。

  十九大报告通篇贯穿着强烈的问题导向意识,不仅不回避问题,而且敢于找出主要矛盾、善于找准主要矛盾,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我体会最突出的是三个“彰显”:

  第一,彰显了我们党直面问题的冷静清醒。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找到引领时代进步的路标。十九大报告开篇就告诫全党,“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关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十九大报告深刻而又形象地告诫我们,“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同时,强调“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让人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十九大报告在全面总结回顾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十方面成绩的同时,冷静客观地指出了全面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文明、国家治理、意识形态、推进改革、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充分反映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敢于直面问题的冷静清醒。

  第二,彰显了我们党研判问题的睿智成熟。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总能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方面使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实际上,在党的十六大报告、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起草过程中,就曾有人提议修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因为时机还不成熟,这个问题未有定论。党的十九大报告起草调研中,几乎所有的反馈都认为,重新定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时机已经成熟,但如何定义却意见不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先不要急于下结论,要深入调查研究,进行认真细致思考。有关方面按照要求深入调研,听取各方面意见,进行广泛讨论,最终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趋于一致。这一科学审慎的认识和研判过程,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用正确的历史观、方法论分析研判我国发展面临主要问题的具体体现。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一下子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充分反映出我们党对于关键问题找得准,想得透,抓得实,集中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睿智成熟的政治智慧。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指出,“中共不仅仅是一个执政党,更是一个使命党”,“无论在理论还是制度实践层面,较之世界上其他的政党,中共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政党”。

  第三,彰显了我们党解决问题的果敢担当。中国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仅有直面问题的冷静自信,更具有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增速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扭住深层次矛盾和重点难点问题持续精准发力,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比如,为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痼疾和藩篱,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十九大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外交、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作出的战略部署,无一不是坚持问题导向,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的英明决策,无一不是适应发展阶段、符合世情国情党情和客观发展规律的科学安排,必将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

  五、刀刃向内,展示了无畏的自我革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以伟大政治家的坚定与自信,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十九大报告也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顽强斗争的精神、补天填海的气概,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使命担当,正风肃纪反腐,挽狂澜于既倒,校正了党和国家事业前进的航向,使党经历了革命性锻造。这正是我们党敢于进行自我革命的有力体现。

  十九大报告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是一个勇于自我革命的党。特别是鲜明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报告16次出现“党的领导”,提出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13次提到“党的建设”,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7次出现“全面从严治党”,提出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基本方略的“14个坚持”中,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开始布局,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压轴,就是表明了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关乎成败的重大作用。十九大报告最后部分重点强调“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8个方面部署,更是体现了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的优秀政治品格。

  第一,更加突出“全面”的要求。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一开头便提出,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更加突出“全面”的要求,并与“14个坚持”中的“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衔接起来,强调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这是我们党在深刻洞察和有力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组织观念淡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等问题基础上,为担当好新时代的历史使命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第二,更加突出“长期”的要求。与以前相比,十九大报告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方面明确提出“长期”的要求。我理解,这是我们党清醒认识到,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强调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更加注重着眼长远,加强自身建设的战略考量。

  第三,更加突出“政治”的要求。十九大报告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并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都体现了政治统领的要求。比如,在思想建设方面,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组织建设方面,强调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强调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在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方面,强调要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等。在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方面,强调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并明确提出要增强政治领导本领。

  第四,更加突出“质量”的要求。十九大报告强调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明确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标准。这其中,本身就提出了勇于自我革命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就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和集体学习,研究部署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强调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第一堂党课、第一堂政治必修课,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税务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特别是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深刻领会这一指导思想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强大真理力量,真正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认真落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始终认识到税收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性很强的工作,不能就业务论业务。在干任何一项工作时,都要自觉地、主动地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十九大精神、与中央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起来,自觉、主动地把税收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思考、谋划、推动和落实。

  一是学深学透,在学懂上下功夫。学懂是前提。要原原本本学。要通读、精读、细读、反复读十九大报告,把每一点都领会深、领会透,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要按照中央关于“10个深刻领会”的要求,全面深入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实质,将学习过程转化为解放思想、破解难题、提升水平的过程,转化为升华思想、坚定信念、凝心聚力的过程。要深入浅出讲。要按照中央要求,精心做好十九大精神宣讲工作,推动学习贯彻工作往实里走、往深里拓。领导干部要带头宣讲,积极主动地深入党建联系点、税务分局、税务所,走到基层干部面前,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阐释工作,把十九大精神讲全、讲透、讲实,让干部职工听得懂、领会透、能落实,推动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税务系统落地生根。有的税务部门邀请身为十九大代表的纳税人来宣讲,既使税务干部更深入地领会十九大精神,又融洽了征纳关系,值得推介。要分类分层训。面向全体党员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全员培训,集中一段时间对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进行集中轮训,分期分批对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培训。不仅要把学习十九大精神纳入各级税务机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最重要内容,而且要纳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税务党校各类培训班、各种学习班的必学内容,确保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

  二是融会贯通,在弄通上下功夫。弄通是关键。要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全部地而不是局部地理解十九大精神,使之融入到每名税务干部的思想深处,贯通于税收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要认真思考。坚持边学边思考,深入思考十九大精神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重大意义、重大部署,弄通道理、畅通思想;要深入思考税收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困难和挑战,进一步增强干好各项税收工作的时代性、创新性、发展性。要用心领悟。在学习中要多用心领悟,做到内化于心、提升境界,努力悟出道理、悟出方法。要深入研讨。要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与抓好当前和今后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与经济和税收相关的内容要列出若干专题,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深入反复研讨,提出改进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三是真抓实干,在做实上下功夫。做实是目的。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最根本的是要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岗位上,付诸行动、见诸成效。工作要务实。要结合税收工作实际,把中央提出的战略部署转化为税收工作的思维理念、工作思路和具体行动,不折不扣地推进落实。特别是今年只剩下不到两个月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要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确保圆满完成今年各项工作。措施要求实。要紧紧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等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研究制定切合实际、务实管用的具体措施,有条不紊推进。作风要扎实。新时代、新蓝图、新战略意味着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广大税务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鼓起勇气、鼓足干劲,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力书写光辉的税收篇章。

  (此文系王军局长2017年11月6日在全国税务系统司局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整理稿,发表时有删节。)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王军

编辑:马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税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