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减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基本活力,或是化解和消减系统性社会风险的根本目标和举措。
“稳定税负”是过去三年多来中国财税改革的指导思想,意味着财税改革不能以“增加税负”或“降低税负”为目标。
然而,当“营改增”宣称已经减税5000多亿,减费1000多亿元之后,特别是拟议中的增值税四挡税率简并且降低税率的改革,无疑都宣告了“稳定税负”改革思路的暂别。逻辑上,如果继续固守“稳定税负”的改革思路,或难免刻舟求剑的迂腐,或成为压抑、摧残中国经济走出低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罪魁祸首,从而贻误财税改革的历史性机遇。
事实上,今年7月,中央已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对中国财税改革进行了战略性调整,要求以“降低宏观税负”作为下阶段财税改革的目标导向。对此变化,我们应有足够敏感与重视。
毋庸置疑,最高决策层做出降低宏观税负的调整,其前提和根据是对中国宏观税负偏高的判断与认定。
遗憾的是,财税学界至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依然囿于宏观税负高低之口水游戏。既枉顾中国宏观税负已经不低的事实(至少超过了世界平均税负),玩着文字的捉迷藏游戏,同时也无视客观经济环境发生的根本性变化。而那些主张中国宏观税负不高者,多是根据公信力早已式微之统计部门的数据,其内在逻辑是在告诉社会,政府征税还有空间,政府的支出刚需还可以继续通过税费的挖潜得以满足。同理,主张宏观税负已经较高者,多是根据调研取得的第一手数据,其目的在于敦促政府及时降税减负,告诫政府要过“紧日子”,以便帮助企业度过宏观经济形势严峻的艰难时期,为中国经济保留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火种与生机。
就世界潮流而言,减税也是任何一个国家谋求经济生存与发展的理性抉择。现实的纠结则在于,如果美国拟任新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减税政策——美国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从35%降到25%——落地的话,肯定会对世界经济,包括对中国经济产生较大的压力与挑战,不可小觑。即是说,仅此而言,中国也应尽快告别“稳定税负”的改革思路,接受宏观税负必须降低的现实,主动落实降低宏观税负的战略新决策,防范系统性的经济与社会风险。
当然,从企业的现实生存境遇而言,更期待尽快告别“稳定税负”的改革思路,坚决落实降低宏观税负的新决策。
毋庸讳言,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已经持续时间不短了,不仅国企经营状况不容乐观,民营企业更是举步维艰,税负、费负沉重,税痛加剧。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生存与经营状况特别尴尬和艰难,同样亟待国家降低税负、费负的新决策从速贯彻落实。
必须强调的是,伴随“营改增”改革任务的全面完成,所有企业将会逐步全面纳入增值税监管系统。特别是“金税三期”的上线,会使税务机关的涉税信息搜集、监管、使用能力大幅提升,更会使税务机关对增值税发票使用信息的监管水平大幅提升。而各地相继建立的“打虚办”(打击增值税发票虚开)、“预警团”(增值税发票预警管理团队)等机构,逻辑上也会加大实时监控与打击力度,使那些曾经通过逃税求生存的企业,不得不面临关门或歇业的命运。
固然,税负、费负轻重不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唯一要素,但不可否认的是,税负、费负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对那些在生存边缘挣扎的小微企业而言,税负、费负将成为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主要或唯一因素,更是亟待通过大面积的税收赦免及优惠政策减负救助,放养放生。
坦率地说,对于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宏观经济形势低迷期、社会矛盾与冲突多发期、纳税人权利意识高涨期的中国,通过减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基本活力,或是化解和消减系统性社会风险的根本目标和举措。
总之,中国企业生存与发展亟待降税、减费,中国宏观经济现实压力亟待降低宏观税负。尽快降低宏观税负或是帮扶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助推中国经济走出泥淖的重大选择。
来源:中国税务网
编辑:胡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