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传统产业加快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天津依靠独特的区域优势,把发展电子商务这个新兴产业作为推动全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天津电子商务呈现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本土电商企业发展势头强劲,跨境优秀电商企业陆续把总部设在天津。电商企业呈现出聚集发展态势,营业收入增长迅猛,成为天津新兴产业的“明星”。
天津电子商务聚集发展,成绩斐然
电商政策密集出台。天津发布电子商务发展3年行动计划,提出未来3年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实施一系列扶持措施,不断优化电商发展环境。
园区建设高效推进。天津把园区作为实现电商聚集、规模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初步形成空间上科学规划、产业上合理布局、功能上体现特色、服务上配套齐全的电商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已建成8个电商发展重点区域。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阿里巴巴、唯品会、当当网、京东商城、亚马逊等全国电商20强企业的北方区或华北区的物流分拨和区域结算中心全部落户天津,并为区域经济增加就业岗位7500个。
电商发展势头迅猛。2014年,天津电商交易规模近4000亿元,同比增长177%,远快于全国电商发展29.9%的增速;网络零售额达到463亿元,同比增长69%,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4%,高出全国2.4个百分点,增幅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首次跻身年度中国电子商务10强城市。
重点区域电商快速发展,税收增长
运营模式多样并存,多元发展空间较大。目前,天津电商园区发展呈现出龙头项目集中和经营业态集中的特点。从经营模式看,落地的电商企业以B2C(企业对消费者,即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商品)为主,部分企业兼有B2B(企业对企业,即企业间通过电商平台批发原材料或产品),少量企业兼有或计划采用O2O模式(线上网店线下消费)。
经济往来辐射面偏窄,市场区域有待进一步拓宽。通过对7户电商企业2014年度的开票收入进行统计,采用B2B模式实现的销售有九成份额集中在京津地区,较3年前销售额度增长1.6倍,销售份数占57%。数据显示,电商企业与企业间的销售市场辐射范围偏窄,与外省市市场的经济关联度不高,增加互补性业务往来对于电商企业尚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电商市场竞争激烈,短期运营难见效益。此次调研的7户电商企业在2013年实现利润6605万元,2014年度实现利润3201万元,仅当当网和唯品会2户企业盈利,其余企业亏损,而当当网所实现利润均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一方面,抢占市场,低价扩张;另一方面,费用居高不下,利润空间压缩。
发展指标积极向好,积聚能量预期乐观。为提高经济收益,各电商企业正不断通过高效的采购、合理的定价、保证所售商品的质量、预测消费者需求偏好、保持并提升品牌认可度、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以及开展有效的市场营销活动等方式,争取尽快扭亏为盈,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总体来看,各大电商企业未曾因为现阶段的亏损状态而放慢扩张和发展的脚步,其未来发展趋势还是向好的。
税收规模比例尚低,增收贡献未来向好。调研的7户企业2013年实现销售71.3亿元,同比增长1.6倍;实现税收1.1亿元,同比增长3.8倍;区域税收总量占比1.5%,增收贡献率7.5%。2014年度实现销售156.7亿元,同比增长1.2倍;实现税收1.5亿元,同比增长45.4%,区域税收总量占比1.8%,增收贡献率3.4%。7户电商企业销售及税收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但增幅趋缓,税收的增收贡献率略有下降。
扶持、引导电商健康发展,培育税源
——不断提升引资项目质量。进一步引进和培育一批电子商务优秀企业、重大项目以及国内外知名重点电商企业,继续加大对电子商务发展较为成熟地区的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培育优质税源,形成拉动经济与税收双增长的新动力。
——鼓励引导电商创新发展。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潜力和商业价值,支持电商企业整合资源,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培育重点电商交易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消费品生产企业及传统商贸企业与电商企业平台的对接合作,推动传统市场转型升级及健康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和税源结构。
——拓宽本地电商交易辐射范围。依托基础好、规模大、竞争力强的电商巨头,鼓励企业扩大销售规模,充分发挥天津电商的聚集效应,创新地方品牌知名度,拓展应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拓宽营销渠道,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税源规模。
——注重电子商务产业链建设。一方面,加强对电商企业产业链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不断拓展电商应用领域,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整个电商市场的运作效率。
——优化纳税服务,降低电商企业经营风险。税务机关应主动服务,营造更好的税收环境,拓展税法宣传渠道,为电商企业开展具体、有针对性的纳税政策咨询与相关培训,支持企业获取更多权益及增值空间。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刘怡 闫洪举
编辑: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