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外贸企业:政策利好不断 但税负并未明显减轻

来源:环球网 编辑:刘娜 2015-09-16 08:52:24
时刻新闻
—分享—
  尽管今年以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稳外贸政策,许多出口企业压力并未真正减轻。因为利润都会让给客户,而政策在实际执行中也存在差异。
  
  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清理和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首次将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作为一项单独议题,这也是今年高层第四次提及进出口减费问题。在这之前,8月交通部和发改委联合下发《关于调整港口船舶使费和港口设施保安费有关问题的通知》;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和5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外贸稳增长的若干意见》都提到了为进出口企业减费。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出口企业负责人坦言,国家政策到了落实层面就容易扭曲,“总体费用只会多不会少,硬的收费减少、软的收费却在增多”。和去年相比,许多从业人员对于外贸企业的未来更迷茫了。“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他们说。
  
  企业压力不降反升
  
  一系列促外贸政策出台后,出口退税更加快捷了。绍兴飞昂纺织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李春伟说,“一般8月份的出口,9月就能退税。前提是定向发票在8月份就到位。”但对于其他的税负和压力,多数企业的感觉都是不降反升。
  
  安徽省服装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日本部经理孟卓说,政策一直在给出口企业利好,但从税收压力上来说,并没有感觉到明显的变化,报关人员送到他手中的清单费用始终没有减少。
  
  法兰泰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的起重机及物料搬运产品制造和服务供应商,2014年出口比例约为28%。该公司董事长金红萍对记者表示,出口税费并没有感觉到减少,企业税负也仍然较重。
  
  李春伟告诉记者,从今年1月开始,出口退税额度从原先的16%增加到了17%。然而,这1%和任何补贴一样,都没有为企业省下钱,而是全部让利给了客户。
  
  今年以来,这名位于外贸前线的年轻人明显感觉到外贸环境的恶化,整个行情不理想,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加,再加上人民币汇率的剧烈波动,原本就很薄的利润雪上加霜。李春伟说,企业今年的毛利润率从原先的3%下降为了2.5%,经营状况如履薄冰。
  
  利润极薄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的共同烦恼。“几个点的差别就会导致订单没有利润。”孟卓说。
  
  与此同时,人民币贬值让不少客户提出公司多让利的要求,这使得出口企业愈加战战兢兢,不敢轻易接单。
  
  一家高新技术的出口企业负责人夏清(化名)告诉记者,今年让他不可理解的事是,当地税务局竟然劝其不要继续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政府缺税,都紧盯着企业,税负怎么可能降低呢?"他反问道。
  
  还有企业提出,进口环节的费用依然过高。
  
  “从国外进口一箱拉链,货物最多价值几百块,但没有2000块拉不回来。”一家内陆的出口企业负责人李明(化名)称,由于这些环节是交给代理公司进行,原以为是代理公司多收取了服务费,但仔细对照每一项收费后他才知道,真实要交纳的进口环节费用就是这么多。从港口拿到进口的材料,需要花费比材料还多几倍的价钱才能支付完所有报关的手续费和运输费。而这些费用和去年一样,没有任何的减少。
  
  企业呼吁政策落实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8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5.6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7%。其中,出口8.95万亿元,下降1.6%;进口6.72万亿元,下降14.6%。外贸形势仍不容乐观。
  
  和之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对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进行调整不同,8月26日的常务会议作出了重新核定地方管理的经营服务收费标准,并要求原则上只降不升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禁止进出口环节强制、指定服务和收费行为,推进竞争性服务准入和收费市场化,并查处借垄断地位或权力擅立收费项目,可以说在政策落实上发出了更有力的声音。
  
  然而,利好再多,声音再有力,落实才是真正能给企业减负的关键。
  
  多家出口企业反映,外贸出口环节中的不合理收费以及企业的负担过重等细节都在当前严峻的外贸形势下被愈加放大,成为可能压垮企业的稻草。
  
  这几年,孟卓所在的企业在柬埔寨开了工厂,而如今柬埔寨的工厂也出现了空档。因此,公司将暂停再在缅甸等其他人工更便宜的地方开设新工厂。
  
  李春伟说,已有个别客户因为对人民币看空的预期而决定用人民币结算。而那些仍然用美元结算的企业,则会因为人民币贬值而要求出口企业降低报价。不管是国家税费的减少,还是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利好,都会因为极其衰弱的外贸形势而一律让给客户,被动的企业只能在不确定因素增多中不断牺牲利益。

来源:环球网

编辑:刘娜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税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