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沈竹士
全国两会期间,致公党中央提交《关于深化税制改革推进依法治税的提案》,建议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全面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
全国工商联提交了《大力推广清洁高效用煤技术提升能源安全的提案》,建议对采用清洁高效用煤的给予财政支持。
农工党中央提交了《关于完善环境税收政策顶层设计,加快建立环境税制度的提案》,建议在排放环节征收污染排放税和碳税,在消费环节征收污染产品税,在矿产资源开采环节征收生态保护税。
在去年底全国煤炭资源税改革已经启动的背景下,今年全国两会关于治霾等环境污染问题的讨论进入更深层次—用财税政策调整企业和消费者行为习惯,通过经济杠杆以市场手段从根本上治理雾霾。
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缺陷对雾霾“难辞其咎”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说,行政控霾治标不治本,真正可靠的治理是用经济杠杆为主的全面内生长效机制。
他在提交的大会发言中指出,一些现行机制政策中的缺陷对于雾霾等环境问题的产生难辞其咎:煤、电、油等的价格形成机制以及能源耗用相关的制度安排存在明显问题,形成了资源粗放利用的不良传导链条。在“从煤到电”产业链上,一直存在严重的比价关系和价格形成机制扭曲,助长了粗放浪费乃至挥霍、与节能降耗背道而驰的增长模式和消费习惯。社会主体大多没有真正把节电、节水、节油当回事儿,而这些实际上就是节煤降污减排。
实践证明,可靠、效果无疑的治理方式是通过深化改革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长效机制。通过经济杠杆,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把低效、落后、过剩产能挤出去,进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环保税应争取明年开征
包括资源税、环保税、碳税在内,控制煤炭消费的一揽子财税政策亟须具备操作性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去年12月1日起,全国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提高煤炭消费成本。实行从价计征后,内蒙古执行9%煤炭资源税税率,山西执行8%的税率,其他一些省份执行2%至6%的税率。
2月28日,财政部完成的最新课题研究成果《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财税政策研究》发布并测算,采用税收政策造成煤炭价格上涨,可有效抑制煤炭消费总量。在低税率情景(煤炭资源税税率6%,碳税税率10元/吨二氧化碳)时,2015年煤炭消费可下降7.424%,2050年下降8.456%。在高税率情景(煤炭资源税10%,碳税30元/吨二氧化碳)时,2015年煤炭消费可下降13.473%,2050年下降16.060%。国家统计局数据则显示,去年煤炭消费总量降2.9%,是本世纪首次出现负增长。
财政部在课题研究中建议,环保税应争取在2015年完成相关立法程序,在2016年正式开征,征收初期可考虑在现行已提高的排污费收费标准基础上再提高一倍或更高;在2018年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税、环保税税率;在“十三五”后期(2019-2020年)开征较低税率水平的碳税。
治理雾霾的财税政策带来的既有冲击,也有新的机遇。
根据研究,新的税收政策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物价和企业总税负的提升上。但治霾的财税政策也会带来新的机遇。财政部报告认为,由于煤炭使用成本上升,将会提升其他替代能源的竞争力,更优质能源的使用会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长期来看,征税以后包括GDP在内的宏观经济指标都将受益。实际GDP在2020年、进出口在2025年、总消费在2030年长期效应开始显现,征税的负面影响将开始转变成正面影响。(本报北京3月7日专电)
来源:文汇报
作者:沈竹士
编辑: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