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风控“千里眼” 管税“里程碑”

来源:南昌日报 编辑:刘娜 2014-10-21 09:03:48
时刻新闻
—分享—

  ——南昌地税积极打造现代化税收风险监控平台纪实

  “一直以为我们已经交足了税,根本没有意识到还会漏税,你们是怎么查出来的?”9月10日,在南昌县地税局办税服务厅,一家知名房地产公司会计老陈在为公司补交14万多元的税款后,一直嘟囔着。他哪里知道,发现他所在公司漏缴税的其实是有税源监控“千里眼”称号的“风控系统”。

  据了解,为了适应当前日益变化的经济形势,最大限度地防止税款流失,规避税收执法风险,南昌市地税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省地税局新一轮征管改革的总体部署,于今年4月29日启动开发税收风险监控系统。在多方积极努力下,今年7月1日,该系统率先在南昌县地税局成功上线试运行。于是,有了开篇“老陈补税”的一幕。

  目前,类似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南昌市地税局现行试点的几个县区局上演。8月14日,南昌市地税局举办了税收风险监控系统扩大试点运行启动仪式,将风控系统试点范围扩大至青山湖区地税局、西湖区地税局、青云谱区地税局、高新区地税局、湾里区地税局以及南昌市地税局直属分局,10月17日正式在全市地税系统全面上线运行。“‘风控系统’的成功上线,对南昌市地税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南昌地税征管改革迈入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新阶段。”市地税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全市地税系统而言,运用科技手段从容应对税收管理风险,有效遏制税收流失,正逐渐成为税源管理新常态。

  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税收管理”新模式

  “税收风险管理是随着征管改革的逐步深化应运而生的,是企业风险管理引入税收管理的概念。在税收领域引入风险管理,是适应税源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提升税收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顺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南昌市地税局局长朱敏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为了适应当前日益变化的经济形势,最大限度地防止税款流失,规避税收执法风险,南昌市地税局坚持把实施税收风险管理、推广税收风险监控系统作为一项重大创新工作积极推进。

  据了解,在考察学习陕西、江苏等先进省份的风险管理先进理念和“风控系统”建设经验后,该局广泛征求意见,精心制订了《税收风险监控系统开发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市局局长朱敏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了系统开发上线工作机构、制订了工作推进计划,抽调全系统业务熟、能力强的10余名同志负责“风控系统”建设的业务需求编写、软件开发、上线测试等工作。

  做好充分准备后,南昌市地税局于4月份正式启动“风控系统”建设,从开始编写需求到系统试运行,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建设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在需求编写阶段,南昌市地税局吸纳了陕西、江苏等省的成熟做法,引用外省的成功经验,结合南昌地税征管改革的需要,并重点对风险识别指标进行了论证和完善,15天左右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软件开发需求编写工作。7月1日,““风控系统””在南昌县地税局试点上线,短短3个月后,又在全市范围全面上线。

  “‘风控系统’”建设凝聚了南昌地税所有开发人员的智慧和汗水,为保证“风控系统”建设的顺利实施,他们不辞辛劳,加班加点,放弃休息日和节假日,全身心地投入,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开发和试点,构建了风险识别行为类、税种类、税费金额类、特定事项类等162项指标体系,并对这些指标广泛征求意见,组织大量业务精英对指标进行评审,确保了指标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南昌地税风险监控系统的建设和平稳运行得到了省地税局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省地税局局长王平、总经济师赖新生、副局长王显和、副局长黄正逊多次深入南昌地税调研指导,并高度赞扬“南昌地税积极探索,成绩来之不易”、“具有里程碑意义”。

  外联内促——进一步推进数据管税工作

  南昌市地税局税收风险监控系统试运行以来,成效初显。从试点单位为期3个月的试点情况看,截至目前,推送中高风险纳税户238户,已完成应对174户,评估税款达1.8亿元,入库税款1.47亿元,查补税款成效显著。据初步预测,今年下半年和2015年,通过提示提醒、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等风险应对措施,将带来超过7亿元的税收增量。同时将大大促进纳税人如实申报、认真申报,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

  今年,该局税源风险管理持续发力。前三季度,南昌市地税系统累计完成各项收入225.37亿元,同比增收26.08亿元,增长13.1%。其中,地方税收收入209.19亿元,同比增收24.41亿元,增长13.2%,剔除“营改增”政策性减收因素影响,地方税收实际增长18.9%。超额完成收入任务,收入进度比时间进度快0.5个百分点。

  “实践证明,今年我们稳扎稳打,不懈努力,在税收风险管理上所作的大量探索是积极有效的。有了好的开局,我们就得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继续把税收风险管理作为龙头工程、绩效工程来抓,坚定不移,一抓到底,让税收现代化建设在基层落地生根。”南昌市地税局局长朱敏表示。

[NextPage]

  按照项目计划,南昌地税将继续积极“外联内促”促进数据管理工作,一方面与第三方数据共同完善风险管理基础数据库,并通过面向不同主题的风险监测预警模型分析,输出税源风险监测预警信息,为各级地税机关提供不同的信息应用及税源风险分析报告,为“风控系统”在全市地税系统后续推广提供评估参考依据。同时,在内部建立以房地产行业为重点的不同主题的风险监测预警分析模型;完善税收风险岗责体系,制定风险管理流程,规范风险监控工作。逐步建立集税收数据分析、风险识别、风险排序、风险推送、风险应对和绩效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口径、广覆盖、多层次的风险管理系统,实现“征、评、管、查”的税收征管新格局。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纳税遵从度,防止税收流失,优化纳税服务,降低征税成本,提升征管质效,防范执法风险,创造公平有序的征纳环境,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和税收事业和谐发展。

  回眸过去,思考当下,展望未来。南昌市地税局在税收风险管理的实践工作中做出了大量有益探索和尝试,但这群睿智的探路者们深知,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要将地税工作做得更好,需要更多智慧和勇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南昌地税将通过运行风控系统,不断强化税收风险管理绩效,全面提高全市地税系统信息化管理水平,全力推动南昌地税事业发展升级。”朱敏如是说。

  营建公平——“双引擎”技术不断优化税收环境

  所谓税收风险管理,其实就是运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准确查找和发现风险点,针对不同的税收风险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把管理资源优先配置到风险较高的领域,从而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不断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管理水平。

  据介绍,该“风控系统”有灵活高效的“六大核心功能模块、三大辅助功能模块”,即数据指标、风险识别、风险排序、风险推送、风险应对和评价分析六大核心功能模块和基础数据采集、风险数据管理和风险字典维护三大辅助功能模块。在技术应用上实现了无缝对接多个业务系统,最大化的共享数据,增添了指标的可视化功能,实现了一个系统三级架构,并实现了与征管系统、稽查模块、纳税评估模块、短信模块、统一登录平台、网报系统的“六大接口”。系统建成后,通过科学完善的指标体系,基本覆盖了各类税款流失点;根据风险分析,规范上户检查,提高工作效率;建立风险痕迹化监控,降低执法风险;量化纳税人遵从度,提升税源管理能力;建立多样灵活的风险排序方法,便于各级部门操作;业务闭环可实现持续完善;形成完整的风险绩效评价,为风险管理监控、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对于纳税人,该“风控系统”最大的特色和优点在于,能够不断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最大限度地防止税款流失。具体在税收风险应对上,按照高中低风险形式分别由不同的机构进行应对,“低风险”由纳税服务机构通过纳税辅导、短信风险提示等方式应对;“中风险”由税源管理机构或专业纳税评估机构通过案头审核、实地核查等方式进行纳税评估;“高风险”由税务稽查机构通过税务稽查方式应对。

  而对于规范地税部门税收执法,“风控系统”还有着很大作用。通过“风控系统”识别、排序、推送三环节规范选案程序,通过计算机系统统一选案、统一安排上户检查,减少人工选案的不准确性,防止随意上户和多头上户检查,减少权力寻租机会,全面规范上户检查。同时,有利于全面降低税收执法风险。通过风险预警、提醒、提示等功能,发现高风险企业,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确定评估对象,及时组织风险应对,将税收风险及时发现,及时化解,将税收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通过目前的评估结果来看,系统运行正常,指标准确,实现了“精准打击”。可以全面提高征管效率。税收风险管理通过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发现问题,精准找出征管漏洞,组织专业的评估队伍进行风险应对,集中优秀的骨干,处理最急、最重要的事项,查补税款,堵塞征管漏洞,有效地配置资源,税收征管效率终将大大提高。此外,南昌地税大胆创新,利用系统将纳税遵从数据量化,即对纳税人一定时期内发生的风险行为进行记录测算,并按照相应的规则体系得到该纳税人的遵从度分值,可将其结果广泛应用到单户纳税风险分析、纳税人信用等级评定等方面;利用系统得到单个地税机构辖区纳税人的遵从度平均分值,将其广泛应用到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等内部管理方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有利于营建全面公平的税收环境。“风控系统”建立了风险痕迹化监控功能,对发现的风险问题实现全过程监控,哪个纳税人可能少缴多少税等所有问题,每个干部通过系统都能看得到,每个人都能监督,对问题的处理在系统内都能显示和监控,坚持了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铲除了收“人情税”的土壤,营造了公平的税收环境。

 

来源:南昌日报

编辑:刘娜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税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