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打开时的宣传语很俏皮:“十年修得同车缘”)
东方网2月25日消息:据《青年报》报道,正当大众的目光都聚焦在“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这场烧钱大战时,另一款出租车实时拼车软件“顺风拼”上周在苹果、安卓等APP客户端悄悄上线。操作界面与打车软件相似,只要乘客键入目的地后,软件将智能实时匹配出顺路并且有空余座位的出租车信息。因为出租车司机主动提供拼车服务违反上海市出租车管理条例,市交港局认为这一软件有不妥之处,不过由于不是互联网软件的管理部门,目前对其束手无策。
记者体验
“高峰90秒有车”落空
“顺风拼”对外宣称,可以实现高峰时期不加价快速打到车。当乘客打开“顺风拼”APP说出目的地后,软件将智能实时匹配出顺路并且有空余座位的出租车信息。该软件“高峰时段90秒内必有车”的豪言壮语,让不少常打不到车的市民心动了。
据顺风拼团队在公司网页上的介绍,顺风拼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两点:一是实时智能匹配,“顺风拼”只匹配顺路的拼车订单,不绕路、不加时;第二是顺风拼独有的专利级拼车计价器,可以精准计算每位乘客的里程费用。
昨天上午,青年报记者通过苹果手机的APP客户端,下载了“顺风拼”软件。操作页面有些类似嘀嘀、快的等打车软件。输入新闸路昌化路的目的地后,青年报记者点击了开始叫车的页面。结果却非常不顺利,始终没有出租车响应。接连试了两次,均以失败告终。下午,记者又再次尝试用“顺风拼”软件打车,情况与上午如出一辙。
记者打车的时段都非高峰时间,这不得不让人对“高峰时段90秒内必有车”这句承诺打上了个大大的问号。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上了“顺风拼”APP的开发者。公司市场部总监张立杰先生解释说,由于“顺风拼”软件2月初才刚上线调试,上周才对外公布,因此市场还在酝酿中,的确会出现叫不到车的问题。
“顺风拼”如何通过软件实现陌生人之间的拼车呢?张立杰向记者简单解释说,乘客上车后,司机先介绍拼车情况,再问乘客是否愿意。如果乘客不愿意,就直接开往目的地,和普通出租车一样。如果愿意拼车,那么司机将开启“顺风拼”软件。系统会自动挑选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最短路程,并显示出租车所在位置方圆一公里内正在使用“顺风拼”叫车,并且目的地一致的其他乘客。司机接单后,便会沿路搭载第二位乘客,甚至是第三位乘客。乘客也能根据软件显示的行驶路线监控司机有没有绕路,“虽然一辆出租车上可以坐三人,但考虑到舒适性,我们软件设了上限,一辆车上同时拼车的人不能超过3位,这样大家都坐得比较宽敞。”张立杰强调。
谈到拼车的计价问题,张立杰说,因为“顺风拼”内嵌了一套与出租车计价器完全相同的计费系统,乘客上车后计费系统就会开始按照正常出租车计费方式计算。但是对于拼车时的共同路段,在高峰时段,两人拼,计费将打八折,低谷时打七折;三人拼,高峰期打六折,低谷时五五折。
“优惠是实实在在的,通过拼车,同样一单生意,司机至少可以比平时多赚50%,而乘客也能有优惠。”但另一方面,拼车的一大软肋——发票问题,张立杰也承认,“顺风拼”无法解决,“我们只能提供相应的电子凭证,至于正规的出租车发票,我们的确拿不出。”
对于拼车容易产生的纠纷问题,张立杰说,公司内部都会存档司机的姓名、联系方式、服务卡号,一旦发生纠纷,查实是司机的责任,那么他们将取消与司机的合作。
[NextPage]
司机视角
风险太大又太麻烦
出租车的运价是由政府部门制定的,合乘的收费模式违背了目前上海物价部门核定的计价方式和计费规定。拼车软件即便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了收费问题,但合乘也容易产生相当多的问题。这些目前尚未破解的问题令不少司机和乘客都难以接受互联网的拼车模式。
昨天下午,青年报记者对12位出租车司机进行了调查,对于这个“新事物”的兴趣他们远没有对打车软件来得高。“上海现在并没有开放出租车拼车,一般都是深夜,在上海个别的拼车点,一些司机和乘客私底下的暗箱操作。我能认可的拼车是什么,就是大家出发地、目的地一致,谈好价格,四个人上车,一起拉走。像这个软件又要手机操作,又是要去接。太复杂,风险太高。”大众司机李师傅的说法有一定的代表性。
个别司机也谈了另外一个不可回避的大问题——行车安全。“用打车软件,我接了一单生意后到这个乘客下车前,至少我都能安心开车。而这个拼车软件,变成时时刻刻都要盯着手机看,不断留心周围有没有人要拼车。这才真正叫一心两用,太危险了。”
乘客间的众口难调,也让司机们头疼。“尽管合乘是同一大致方向,但每位互不相识的乘客都有各自想法,遇堵车绕路或就近下车,容易产生各种纠纷,我们真的难以协调。万一被乘客投诉了,我这点多赚的钱还抵不上出租车管理部门对我的处罚,得不偿失的。”
一名锦江出租的司机告诉记者,在上海目前认可的拼车方式是,几名乘客事先商量好,再来扬招,这种拼车方式是可以的。“所以我觉得比较靠谱的互联网拼车方式是,在上车前乘客先通过网上接头,然后再打车。上车了再寻搭子不靠谱。”
乘客立场
乐意尝试但心存芥蒂
乘客对拼车的接受度则较司机来得高,但不少人表示“拼车”大多数是紧急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例如下大雨实在难以打到车,碰巧有相同方向的,而且对方也有拼车的意向。虽然大家认可“拼车”能节省时间,特别是高峰时间。不用再为没车而徒呼奈何。而且还节省费用、路上也不无聊。市民宋小姐打了个比方:“拼车,就和谈恋爱一样,要你情我愿,还得志同道合,这样才有可能一起走一段路。”
但拼车本身无法避免的诸多问题,也让不少乘客“心存芥蒂”。“比如说,合乘的第一位乘客下车后不久,发现东西遗忘在车上,事后驾驶员可以推诿说不知道或称‘被后面的乘客捡拾了’,调查取证有难度。”
另外一些乘客说,他们只能接受跟熟人拼车。市民金小姐认为贸然和陌生人同乘一辆出租车还是让她有所忌惮。“虽然拼车有可能遇到帅哥,但也有可能跟你拼车的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如果一个女生,上车后遇到两个面目狰狞的彪形大汉,谁还能说拼车是美事?”
总之,乘客们三言两语,认为最好的拼车方式是:“大家都是年轻人,最好之前就认识,起点相同,目的地比较接近。而且心胸比较宽阔,不会为了一点点车费,谁拿发票,斤斤计较。”
管理部门
拼车违法安全无保
对于互联网中出现出租车“揽客拼车”的软件,出租汽车行业管理部门市交港局和运管处都表示了强烈反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上海市出租车管理条例》有过明确说明,先是《条例》中第24条规定驾驶员应按计价器收费,其实从计价方式上对合乘拼车模式喊“不”。另外在2006年第二次修正的《关于<上海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有关条款具体应用问题的说明》中规定,出租车驾驶员“揽客合乘”(即招揽乘客拼车),将受到罚款以及暂停营业15天的处罚。
市交港局相关负责人再三提醒乘客,“拼车”不可能按照计价器收费,乘客拿不到发票,一旦乘车过程中发生纠纷,引起投诉,乘客权益无法保障。此外,有些违法犯罪团伙还专门邀单身的人拼车,到僻静处实施抢劫,乘客安全无法保障。
至于新出现的拼车软件,相关负责人认为,由于在上海目前拼车违法,因此提供这种服务的软件肯定也存在问题,不过因为他们不是互联网的管理单位,因此无法对拼车软件进行管理。
而“顺风拼”方面,张立杰也承认,目前上海并没有开放出租车拼车。但全国其他越来越多的城市,纷纷试水。根据上海市政府曾印发的《上海市2013年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安排》中明确指出,在出租车管理方面,上海将探索拼车合乘机制。“因此我们看到了出租车拼车的一个前景,毕竟这是一种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因此对这个软件我们已经在其他城市展开了推广,而在上海主要是做一个市场培育的工作。等政府开放了拼车,我们再去做准备工作肯定晚了。”
律师说法
就算罚到司机头上也罚不到软件
提供上海地方性法律明令禁止的服务,“顺风拼”是否有违法的嫌疑?上海君悦律师事务所朱平晟律师向记者解释道,对这样一个软件的确法律难管。“如果出租车拼车是一个全国都叫停的行为,拼车软件毫无疑问肯定是违法的。但现在恰恰是出租车拼车在国内很多城市得到许可,那么作为一款互联网的软件就有其存在的合法和合理性。在上海,如果要处罚,目前只能针对使用这款软件的司机进行处罚。”
互联网业内人士说,拼车软件属有偿经营性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只要有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和工商执照,就是合法经营,没道理被叫停。
来源:东方网
作者:陈轶珺
编辑:胡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