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胡怡健:小企业纳税贡献不一定比大企业小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胡苏敏 编辑:胡芙 2014-01-13 09:33:03
时刻新闻
—分享—
  就上海纳税“百强榜”,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胡怡健昨日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看纳税‘贡献’时,我们不应当以规模论英雄、忽略效益指标,应当更注重税收质量,从规模论逐渐转向效益论。”
  
  胡怡健认为,税收贡献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企业规模,二是经济效益,三是部分税制因素。其中,经济效益是一个主要反映投入与产出比的质量指标,一般可以用“人均税收贡献”、“产值税收贡献”、“资金税收贡献”等指标反映。
  
  胡怡健说,“一般大企业纳税多,民企、小企业纳税少,感觉上好像小企业贡献小,实际上它税收与产值的比值不一定小。”
  
  他举例分析:“我们假设有两家营业额都是100万元规模的企业,一家是银行,另一家是服务性企业,一般银行的营业收入利润率比较高,假设为40%,我统计过一般服务业这个数值在10%。”
  
  “先算企业所得税,25%的税率,银行纳税40万×25%=10万元,普通企业纳税10万×25%=2.5万元;再算营业税,它是按营业额征收的,假定是5%的税率,两家企业交的都是5万,但这5万块钱占银行利润的比例只有12.5%,却占普通企业利润的50%!由此得出结论,虽然普通企业在纳税额上比不过这家银行,但它也贡献出利润的相当一部分。”
  
  胡怡健还认为,当表扬这些企业纳税大户时,别忘了消费者的贡献。“这涉及一个纳税‘痛感’的问题。我们不能忘了,是消费者买了企业的商品后,企业才去交税的,又不是企业一生产完就交税了!”胡怡健说,“所以也要看到,税收应当向更注重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方向转型。”
  
  胡怡健还提醒注意行业集中度的问题,他认为应当思考如何为中小企业留出发展空间。“从集中度上看,工业企业的特点是‘一企独大’,三产的特点是‘一业独大’。”胡怡健说,“百强榜单上企业的(税收)贡献越大,一定程度上说明垄断程度越高,难以充分竞争。”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胡苏敏

编辑:胡芙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税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