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已经成为全球旅游零售领域最大的消费群体,中国免税业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口岸和市内免税店;二是离岛免税店,这类免税店目前只在海南岛、日本冲绳岛、韩国济州岛等地区设立;三是免税外汇商场。
去年我国免税市场零售额达168亿元,同比增长27%。尽管背后有着庞大的市场,但中国的免税企业排名并不靠前。据测算,目前全球免税的市场价值约为500亿美元,而全球前25大免税集团的销售总额约占75%,其中2012年中免集团的销售额为6.57亿欧元,同比增长33.16%,位居第14;日上免税行紧随其后,位居第15位,2012年的销售额为6.45亿欧元。
报告指出,目前国内免税公司自身运营模糊,免税店内的产品品类不齐全,可选择的商品范围有限。与此同时,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中国市内免税店的经营模式反而退化为“奢侈品超市”的购物模式,相应的许多配套服务,包括品牌讲解、产品介绍、休闲服务“被”忽略。
此外,免税店的主要消费者是属于价格敏感型的群体,还面临来自奥特莱斯、电商等不同商业形态的挤压。报告同时指出,我国的免税业务主要实行国家专营管理,不允许外资经营。此外,我国免税业政策目前仍基本沿用旧规,缺乏与时俱进的政策创新,特别是进境免税店、购物退税、市内免税店国人购物等免税政策已经在国际上普遍实施,但我国却迟迟没有实行和采用,这也是目前国内免税市场遇到的瓶颈之一。
奢侈品专家周婷指出,政策的规定根本上拒绝了外资在免税业务的竞争,虽然保护了国内的免税市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的外流,但不利于市场竞争,更不利于国内的免税集团提升自身的运营水平等。“开放市场能够刺激免税公司提升运营水平,”奢侈品专家周婷认为,明确免税店经营模式、摆脱“奢侈品超市”现状是国内免税市场下一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而这一改变则应建立在创新政策扶持的基础上。
来源:东方网
编辑:刘正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