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税收如何发挥助力,是一个重大政策问题。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年初确定的收入预算任务要完成也显得压力大增。在微观层面,不少企业也陷入转型的艰难过程之中,许多大型企业产能过剩,开工不足,日子过得艰难;数量更多的小微企业更是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面对这种情况,是保税收任务的完成,还是为结构转型提供税收助力?从7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给小微企业实行免税政策来看,税收政策思路已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变化,结构转型为重,税收任务为其次。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出台这样的减税政策,是近10年来的第一次。
税收对经济的作用是发散性的,无法取得“打靶式”的精确效果。税收助推结构转型,更是如此。结构转型是一个类似于新陈代谢的过程,作为经济细胞的企业,必定有生有死。若让所有的企业都活下来,则结构转型无法实现。失去活力的企业被淘汰,资源重新配置,新的企业诞生。或者,企业原有设备、技术、工艺被淘汰,代之以更先进的设备、技术和工艺,企业生产率提高,附加值提升,由此获得新生。
结构转型的这个过程主要是由市场来推动的,政府产生的作用主要是助力,税收政策也是如此。既然是助力,那么,税收政策的作用方向就不应与市场相悖,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加快结构转型。而税收的作用又是发散性的,形成的是辐射状态,而不可以事先精确设计税收政策的作用点。那么,如何制定税收政策才能与市场形成合力,从而推动结构转型呢?
第一,从企业市场环境来定位税收政策。过去有一种观念,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解困,给那些经营困难的企业减负。如果以此为目标,减税政策就可能救活了本该淘汰的企业,等于保护了落后。一旦走到这一步,税收政策就会与市场的作用方向相悖。如何才能避免这种可能的情况发生?关键是税收政策的定位。从“不”的角度来说,税收政策不应该是扶弱抑强的政策,更不应是遭淘汰企业的保护伞。这样,就可避免与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相冲突。从“是”的角度来分析,税收政策应当是超越企业生死的宏观政策,着眼于市场环境的稳定和优化。对企业而言,税收政策的变化是企业环境的变化,相当于作物生长的湿度、温度和土壤等环境要素的变化。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环境要素,税收政策的微小变化都会对企业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把就业放在首位。税收政策的首位目标是就业。结构转型是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就业即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和重组。劳动力闲置,或得不到有效配置,从经济上分析,表明资源配置效率低;从社会角度来看,则意味着社会的稳定性降低。这种双重风险将会拖曳结构转型的进程。要化解结构转型的双重风险,实行就业的积极税收政策就是必要的。这次针对小微企业的免税政策,其最大效应体现在就业上,辐射面达到几千万人。与大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是弱势企业。看似是在保护企业中的弱者,实质上是在改善就业的宏观环境。当前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这项政策无疑是减轻阵痛的良方,有利于稳定就业,防范结构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大面积失业风险。稳定就业,不等于保就业,更不等于要把所有的小微企业都保护起来。市场竞争,一些小微企业将会因此而被淘汰。而被淘汰的也就是那些亏损严重的,针对小微企业的免税政策是救不了他们的,但对那些大量处于盈亏边缘的小微企业则能起到托举的作用,让其免于破产,从而起到稳定就业的作用。
第三,激励潜在的创业者,增强经济活力。这就是说,税收政策不但要对现有企业产生托举作用,而且要对潜在的创业者产生激励作用,让新企业不断诞生,创业队伍不断扩大。这样,经济就会充满活力,结构转型就有了更强的动力。(作者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作者:刘尚希
编辑:刘正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