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部门去杠杆可能将加剧实体部门紧缩的担忧正在升温。在“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的背景下,支持稳增长、调结构的重任将更多地落在财政政策上。下半年,财政政策可更积极,其中以营改增试点为主战场的减税应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主攻手”。同时,应适度上调财政赤字规模,扩大公共财政支出。
前五月财政支出收入比达0.83,为历史同期较高水平,但是下半年财政政策更积极的必要性大幅上升。在银行体系“钱紧”愈演愈烈的当下,调控部门不放水、去杠杆的态度和做法宣告调控思路的嬗变,即靠货币信贷扩张和大规模资金投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被摒弃,以结构化改革推进经济复苏的模式有望逐步成型。为此,扮演调结构角色的财政政策发挥更大作用成为应有之义。金融部门去杠杆带来的流动性危机可能加剧本已处于下滑通道的实体经济减速风险,在“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基调下,货币政策难有较大调整空间。因此,下半年财政政策调整概率将明显高于货币政策,且前者能更好地融合短期稳增长与长期调结构的双重需求。国务院常务会议26日研究部署五年千万户棚户区改造,就透露出未来财政政策将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信号。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空间是存在的。一是下半年财政投放余地较大。从预算执行情况看,前五月财政收入已完成全年计划的44%,支出规模仅为全年计划的33%,中央代地方政府发债规模仅为全年总量的18.7%,下半年财政支出必然会高于上半年,有利于推动财政政策更加积极。二是为应对财政增收压力和支出刚性,财政赤字规模有必要上调,且存在上调空间。今年全年财政预算赤字规模为1.2万亿元,赤字率约为2%,低于3%的国际警戒线,在OECD国家中处于中低水平。据保守估计,赤字规模至少存在四五千亿元上调空间。三是减税空间较大。目前我国企业综合税负水平不低,减税边际效应较大。以目前大力推行的营改增试点为例,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将在全国推开,据财政部测算,全年试点地区企业将减负1200亿元。还有测算认为,以目前的增值税标准税率水平计,每降低1个百分点,可收获减税2000亿元左右的规模效应。
综合来看,积极财政政策在保持一定公共支出规模的同时,应把减税当作主攻手。首先,适当调高赤字规模,强化保障房、基础设施等公共项目投资,以部分对冲经济减速压力。但必须强调的是,积极财政政策不是重弹大规模投资刺激的老调,而应奏响弥补民生投资不足、优化投资结构的强音。其次,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减轻中小微企业税负。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最活跃的主体,在技术创新、承载就业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抓“大”促“小”,使中小微企业更有活力应是税收政策的一个导向。具体而言,以目前推进的营改增试点为抓手,扩围与降率并举,促进服务产业早日成为经济新引擎。营改增的行业试点范围可进一步扩大,在全国范围试点的行业面也可拓宽,更重要的是增值税标准税率应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应比照服务业,逐步下调。此外,在中小微企业发展初期应实行免税或轻税政策。再次,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政策,适当提高高收入者税负,同时降低中等收入群体税率,既体现收入分配调整意图,又可释放部分消费支付能力。
当然,实施减税难度较大。不仅仅是财政增收压力较大,中央财政收入可能难以实现全年增长7%的目标,而且地方政府普遍存在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更热衷扩支这种扩张效应更明显的刺激方式。但应认识到,减税将更多的投资决策权交给市场主体,可避免政府投资的粗放型陷阱,更能发挥财政政策的调结构作用。为此,可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关系,加快推进房产税试点和资源税改革,探索发行市政债,构建地方税体系。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费杨生
编辑:见习编辑:谢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