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温州商人开假增值税发票 涉案5.2亿元受审(图)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编辑:刘正需 2013-06-14 10:18:27
时刻新闻
—分享—

温州商人开假增值税发票涉5.2亿元受审(图)

  温州商人林春平受审

  因为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昨天,温州商人林春平站在了温州中级法院的被告席上。

  去年一年,林春平的遭遇犹如过山车。

  去年年初,因为号称自己收购了“美国银行”,他成了全国媒体关注的目标,结果这只是他的一个“国际玩笑”。谎言揭穿后,他向公众致歉。

  紧接着,去年5月,他又因为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被警方抓获。

  昨天,公诉机关指控,林春平等人向全国315家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226份,价税合计为5.2亿余元,税额合计为7600多万元。

  这个“大忽悠”原来是靠虚开发票赚钱

  现年43岁的林春平,是温州市瓯海区人。

  去年年初,因为“买了美国银行”,他高调进入了公众视线。

  当时他宣称,自己斥资6000万美元收购了“有85年历史的美国大西洋银行”,并更名为“美国新汇丰银行”试营业。

  根据林春平当时的说法,1997年期间,他在境外做转口贸易、到非洲开矿“做大生意”,赚了钱,才有机会购买银行。

  昨天林春平在法庭上承认,1997年他因信用卡诈骗罪被判3年6个月有期徒刑,后减刑8个月,于2000年8月刑满出狱。

  因为收购“美国银行”等事件,林春平还成为温州市政协委员。

  后来,林春平收购美国大西洋银行被证实纯属子虚乌有。

  林春平随后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致歉,之后他辞去仅当了70来天的政协委员。

  去年5月,林春平又一次成为新闻人物——他因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被警方抓获。

  昨天, 林春平终于站在了温州中院的法庭上。跟他一同被审的,还有其公司总经理、财务经理、出纳等6人。

  卖一张发票,他收4%到6%的好处费

  昨天的法庭上,身穿黄色囚衣的林春平,神色平静,回答问题时语气干脆。

  一位听审的市民说,林春平看起来还是那么“牛”。

  林春平的“牛”,一直给人深刻印象。

  一位记者回忆,在“买银行”事件最火热的时候,一群记者去采访林春平。有记者要他提供营业执照、金融许可证、收购合同等相关材料时,林春平先是沉默不语,片刻后起身,从包里掏出一叠美元,扔在办公桌上大声说:“不就收购个银行,有钱就行。我太有钱了,随便出门就带这么多美元。”

  昨天,温州市检察院指派2名检察官,带了3大摞卷宗出庭。

  公诉人问:“你们公司跟东艺公司有没有实际货物往来?”

  林春平想都不想就回答:“没有。”

  公诉人问:“那发票上开具的内容是不是都是假的?”

  林春平说:“发票是真的。发票内容是虚开的。”

  公诉人问:“你们的发票是从税务部门申请过来。开出一张发票要交17%的税。那么你一方面要交税一方面跟东艺鞋业没有利益往来,你图的是什么?”

  林春平沉默了。

  他最终承认,自己是在卖发票。一张发票卖出去,他能收4%到6%的好处。“这是市场化运作,也是市场潜规则。”

  公诉人员问他:“你也是一个有名的人,为什么要卖发票?”

  林春平冷笑了一下:“市场有需求,那就会有合理的存在。”

  为了让“生意”做得看起来红火,林春平会跟对方公司签合同,也会出具出库单,且会让资金绕一圈再到账。当然这一切,都是做给税务部门看的。

  林春平是如何赚取开票手续费的? 就是靠弥补进项抵扣。

  林春平指使胡某在辽宁省锦州市设立锦州中富农产品有限公司,并从该公司为温州中寿进出口有限公司和温州双频实业有限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5563份,价税合计为6200多万元,税额合计为720多万元。

  此外,林春平还购买海关完税凭证(经鉴定,系伪造)137份用于抵扣,海关完税凭证价税合计为8.5亿余元,抵扣税额为1.1亿余元。两项进项虚开税款合计为1.2亿余元。

  2011年下半年,因为经济不好,林春平在广州开办分公司,承接虚开增值税发票业务。“如果我没有开分公司,我今天就不会站在这里。”

  公诉机关指控,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期间,林春平利用其设立的温州春平丽泰米业有限公司、温州哈同商贸有限公司、温州中寿进出口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向全国315家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226份,价税合计为5.2亿余元,税额合计为7600多万元。

  法庭没有当庭判决。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编辑:刘正需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税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