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二孩”和税收 消费驱动增长背后对税改提出新要求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何乐 编辑:胡芙 2015-12-01 09:28:13
时刻新闻
—分享—

  全面放开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一锤定音。这项影响深远的人口政策,是我国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发展至一定阶段的结果,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推进的一个具体体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税收也是其中之一。

  热议多年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在全面放开“二孩”之后,呼声更高;“二孩”拉动的消费潮,需要更积极的税收政策配合经济发展。在由“二孩”放开引发的热议中,我们也看到税收在全面改革中无可回避的责任与担当。

  家庭账里的税收期待
  
  “好像一夜回到‘解放前’。”在北京一家国有银行工作的张先生,开玩笑地概括“二孩”出生后自己的经济状况。张先生的大女儿已经10岁,原本经济宽裕的他,由于今年8月“二孩”的到来,不得不精打细算起来。

  张先生掰着指头算了起来,每月月嫂8800元,奶粉420元,纸尿裤90元。但在“二孩”父母看来,小时候的抚养费用“并不太高”,真正让他们发愁的是上学以后的教育成本。“如果上私立幼儿园,普通的一个月得3000元~5000元,还有补习班、兴趣班,两个孩子压力就更大了。”

  这本经济账影响了另一些年轻父母的决策。

  2013年底,“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一年内全国仅有不足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不及预期一半。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于2014年底调查发现,没有提出二孩申请的首要原因是:抚养孩子的经济成本高。

  服务经济大局、跟随政策脉动的税收,在解决“二孩”家庭增收问题、为人口政策配套护航上,被赋予新的期待。同样来自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结果,73.2%受访者赞成适当减免生育“二孩”家庭的个人所得税。

  正在推进的税制改革回应了民众的呼声。人们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最近又成为新闻热点:据新华社报道,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最近建议有关部门,在个人所得税制改革中统筹考虑代表所提意见,适时提出修法建议。

  10月29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提到“加快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社会改革期待税收支持,改革带来的社会变化,又成为税制改革的动力。

  “二孩”呼唤个税改革
  
  有了“二孩”,张先生手里的钱一直在作减法:收入没变,每月缴的个税和“三险一金”没变,却多了一笔开销。他有了疑问:能减点税吗?

  他感受最深的个税改革,方向已经明确:综合和分类相结合。这样的提法并不陌生。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的多次表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改革方向:“在对部分所得项目实行综合计税的同时,会将纳税人家庭负担,如赡养人口、按揭贷款等情况计入抵扣因素,以体现税收公平。”

  显然,“二孩”家庭所期盼的将家庭部分支出纳入扣除范围,是改革的方向所在。

  “如果能考虑‘二孩’因素,减减个税,那当然是好事。”已有一个一岁半孩子的白领小于,打算在两年后要“二孩”——这两年时间她要用来积攒“二孩成本”。目前,她一个月缴纳1000多元个税,加上“三险一金”,工资条上的数字被扣去近5000元。

  中税网税务师事务所总裁王冬生表示,目前计算工薪所得个税时扣除的3500元,是生计扣除,目的在于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放开二胎,意味着育儿成本增加,必然大幅增加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国家不但要赋予劳动者多养一个孩子的权利,还应增强劳动者多养一个孩子的能力。适当减轻个税负担,计算家庭收入、家庭成本和家庭所得,更有助于体现所得税的本来意义。”王冬生表示。

  不过,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提法,已经过去了20个春秋。其间,工薪所得个税费用扣除标准已多次提高,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税制却一直“正在研究”。距离个税上一次改革已有4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年均工资增长了18%,生活成本也有上涨。与此相对应地,近几年,将“二孩”支出纳入个税税前扣除范围的呼声没有断过。

  “但是每家成本都不一样,真要按家庭计征有点麻烦。”自称对税收并不了解的小于,细细思考了一下说道。另一位了解税收的母亲——丹丹认同这个观点。丹丹是一名准“二孩”妈妈,也是大连地税局系统的一名税务人员。有过5年个税征管经验的丹丹,认为要真的实现以家庭为单位申报“很有难度”,原因在于税务局难以掌握各类隐性收入。

  税务机关的困扰还来源于我国复杂的家庭结构现实。“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夫妻分离”“人户分离”等现象大量存在于城乡间,以及个人信用体系不发达,都给个税改革考虑“家庭因素”带来困难。

  方向明确,其路漫漫。“这项改革需要法律环境、征管条件和税银联网等一系列制度配套,应当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朱青表示。“一步步、动起来”的改革步骤,成为共识。

  消费驱动税收增长
  
  全面放开“二孩”,立竿见影的是消费需求。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之后,保守预测每年能够增加200万个孩子,约占中国13亿总人口的0.15%左右。预计每年能够拉动GDP增长0.2%。”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在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表示。有券商分析称,未来“二孩”婴儿潮所蕴含的消费红利每年超过1600亿元。

  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积极、最有效的因素。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这一步政策意义重大。短期来看,“二孩”直接产生大量社会需求,孕妇、婴幼儿产业直接受益。

  长期来看,“放开‘二孩’,有助于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王冬生认为,当前劳动力短缺、招工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些地方,尤其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劳动力人口的增长,将带动经济增长,进而对税收产生积极效应。

  丹丹和小于对于“二孩”带来的消费需求感受直接。作为80后妈妈,她们的共同点还在于热爱海外代购。孩子的尿不湿、奶粉,全部来自海外代购。

  “又便宜又好,为什么不在国外买?”当被问到为什么不选择国内产品,丹丹反问道。在她的代购清单里,同一款纸尿裤,国内价格每包150元,国外120元以内可以拿下;同一罐奶粉,国内300多元,国外200元即可。“更关键的问题是,质量更好。也不用担心假货、质量问题。”

  “二孩”妈妈对产品的担忧导致购买力外流,反映了目前国内消费环境的另一个侧面。在刚刚过去的电商促销活动日“双十一”当天,中南海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聚焦了这个问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到,要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以及畅通商品进口渠道,如扩大群众欢迎的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增设口岸进境免税店,落实和完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

  除了吃穿用,“二孩”还带来了一些间接消费,如需要升级改善的住房与车辆。

  “二胎首选车奥德赛本周特惠”,浏览汽车信息网站,往往能看见以“二孩”改善需求为卖点的广告。业内人士称,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国内对5座、7座车辆的需求会旺盛起来。

  车要换大的,房也一样。“两个孩子就需要换大房子,我们现在月租7000元,换成三居室得10000元一个月。”小于早就打听了小区周边三居室的租价,位于北京北四环附近的租赁价格让她“倒吸一口气”。

  尽管没有换房的苦恼,“二孩”的到来也让丹丹想起了房子的事:她关注的是房地产税的消息。“家里的房子有120平方米,加上即将出生的‘二孩’,住了4个人。”她很关心,房地产税的立法,会考虑这个家庭新成员的因素吗?“比如,如果计算免征面积,‘二孩’会算上吧?”

  全面放开“二孩”后,住房刚需概念重新被界定。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正在立法、改革中的房地产税,是否会因全面放开“二孩”而有新的部署,成为新的焦点。

  关于税收的疑问将在未来的税制改革中一步步揭晓答案。可以肯定的是,全面放开“二孩”的实现,需要配套政策的支持,也对改革中的税收政策提出新的需求。由此带来的人口结构与社会环境转变,又为政策制定留下烙印。迈入深水区的各项税制改革,因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无论如何,如果能减点税,起码让我们感受到更公平,这是很重要的。”丹丹说道。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何乐

编辑:胡芙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税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