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管仲治税:以“轻重之术”屈人之兵

来源:中国税务报 编辑:刘娜 2014-11-26 09:16:52
时刻新闻
—分享—
  通过“轻重之术”,齐国利用市场供求和价格规律,对内调控经济,对外开展贸易,从国外获取大量物资。齐国的称雄几乎很少使用当时流行的兵车战、步兵战和骑兵战等战争方式,而是更多地运用设计巧妙的财税手段,走出了一条“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的崛起之路。
  
  为了增强齐国的经济实力,管仲向齐桓公献上计谋“官山海”,即百姓在国家的监管下,从事盐、铁的生产,最后由国家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进行盐、铁专卖。“官山海”政策的实施,迅速为齐国带来了财富,成为国家筹集财税收入的主要手段。那么,仅凭“官山海”,齐国就具备争雄天下的经济实力了吗?
  
  说实在的,还真不行。这是因为,齐国此时的发展成就,是相对于齐桓公继位时的乱象而言的。齐国国力还远远达不到富甲天下的地步。因此,正当齐桓公还在为“官山海”所获得的财富欣喜时,管仲却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提出了他聚集财富的四字真经——“通货积财”。
  
  以“通货积财”获取核心商业信息
  
  什么是“通货积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通过对外开放,扩大贸易,积累经济财富。管仲为何要在这个时候提出“通货积财”的政策呢?其实,管仲提出“通货”,不仅仅是为了繁荣国内市场,更是为了吸引天下更多的商人。而吸引商人又来做什么?管仲自有他的长远打算。这长远打算咱们暂且不表,先来看看管仲是如何“通货”的。
  
  为了将齐国打造成天下贸易中心,管仲再次采取屡试不爽的税收手段。一是实行低零税率。他把齐国的市场税率降为2%,关卡税税率降为1%,甚至在一段时期实施了零关卡税;二是在商品的流通环节不重复征税。也就是说,如果对外国客商收了过路费,就不收交易税,收了交易税,就不收过路费,如果车里空空如也,则什么都不收。这一下,齐国成了当时有名的“国际低税免税贸易区”。
  
  此外,为了吸引外国客商,管仲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性的服务措施:为外商整修道路,建造驿站;设专门的官员负责外商的吃、穿、住、行一条龙的服务,凡是不按照规定提供服务的官员,将受到惩处。
  
  管仲还将外商的贸易量与服务的档次联系起来。齐国明文规定,“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养”,什么意思呢?就是对拉一车货到齐国的外商免费提供饮食;拉三车货的再免费提供马料;拉五车货的再免费安排五名仆人。这一下,齐国不仅成了“国际低税免税贸易区”,还拥有别国无法比拟的优惠配套政策,于是“天下商贾归齐若流水”。
  
  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了,齐国疏财好客的美名也远播天下,齐桓公那是相当满意,不过这好名声的代价着实有点大!年底一盘点国家财政开支,用于招待外国客商的费用,居然占了总开支的2/3。一时间,舆论哗然,人们纷纷指责管仲,耗费巨资搞“面子工程”;更有甚者,有人认为管仲被外商收买了。
  
  齐桓公坐不住了,忙召来管仲问话:“相国!搞对外开放可以,但国家花了这么多钱,值不值呀?”管仲却不慌不忙地回答:“君上,眼下咱们花的都是小钱,赚大钱的机会马上就要来了!只要能吸引了天下商人,咱们的‘通货积财’就成功了一大半!”
  
  前面提到,管仲“通货”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吸引商人,那么管仲吸引商人究竟有什么用呢?管仲早年经商,深知这样一个道理,想要赚钱,商业信息尤为重要。而他之所以不惜重金搞“通货”,正是为了掌握各国的商业信息,进而达到“积财”的目的。现在齐国成了“国际贸易中心”,天下货物都在齐国流通,其中不乏粮食等战略物资,管仲正是通过商人掌握了各国商品的多少、价格的高低等核心商业信息。
  
  原来这才是管仲的长远打算。他向齐桓公解释道:“您不是一直想争雄天下吗?如今我让您不费一兵一卒,就运用这些商业信息打贸易战,最终帮您实现争雄天下的愿望。”如何实现呢?管仲要采取“轻重之术”。那么什么又是“轻重之术”呢?
  
  以“轻重之术”不战而屈人之兵
  
  管仲给齐桓公解释,“轻重之术”就是国家利用市场供求和价格规律,对内调控经济运行,对外开展商业竞争。举例来说,当齐国市面上的布匹供不应求,价格飞涨时,国家就抛售储备,平抑物价;相反,当布匹供大于求,大幅贬值时,就动用国家财政大量购买,以“轻重之术”保证齐国经济的平稳运行。这是对内调控经济运行。而在对外贸易中,就是通过操控国际市场价格,控制主要商品的流通,运用“轻重之术”低买高卖,通过贸易战的方式打击敌国经济,攫取敌国物资,取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但是要想真正操控市场上主要流通商品的价格并非易事。
  
  齐国产盐、产铁,对盐铁搞价格垄断自然容易,但有些物资,并非你齐国特有,又怎么垄断这些东西的价格呢?说到这里,咱们不得不提到一个“轻重之术”的经典案例——“鲁绨之谋”。
  
  当时,齐国和鲁、梁两国毗邻,军事冲突不断,齐桓公视其为心腹大患,“欲下鲁梁”。管仲适时地献上了“鲁绨之谋”。
  
  鲁国和梁国的老百姓平常织绨,绨是一种丝线做“经”,棉线做“纬”的纺织品。管仲先是劝齐桓公穿绨料衣服,并下令大臣都穿绨料衣服。一时上行下效,身着绨衣在齐国蔚然成风,这样一来,齐国的绨价大涨。
  
  这时管仲特意对盛产绨的鲁、梁两国商人说:你们给我贩来一千匹绨,我给你们三百斤金;贩来一万匹,给金三千斤。这在当时可是天价啊。消息一出,两国的老百姓都把绨贩到齐国卖高价,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在巨大利润的引诱下,两国国君就要求百姓全民织绨。
  
  一年后,鲁、梁的老百姓几乎全部出动,忙着织绨运绨,几乎无人耕田种地。管仲见时机成熟,便让齐桓公改穿帛做的衣服。于是,绨衣便成了“过时”的服装,无人购买。与此同时,管仲关闭了和鲁、梁两国的贸易往来。
  
  这一下,鲁、梁两国的绨布卖不出去,大量积压。两国国君忙命令百姓停止织绨去种田。但此时,两国农业荒废已久,粮食储备本就不足,而粮食又不能短时间内生产出来,很快就闹起了饥荒,两国不得已都只能向齐国进口粮食。
  
  齐国抓住时机,以百倍于国内价格——每石一千钱,向鲁、梁两国售粮,不仅收回了前期高价进口绨布的投入,还大赚了一笔。而鲁、梁的百姓买不起粮,十分之六都投奔了齐国。三年后,鲁梁两国国君不得不请服于齐。
  
  此后,在管仲的主导下,齐国还利用类似的战略,运用“粮食+丝绸”的办法,降服了赵国;运用“粮食+生鹿”的办法,打击了楚国;运用“粮食+武器”的办法,干掉了衡山国。
  
  今天,我们用现代经济税收的眼光,来重新审视管仲治税理财的这套“组合拳”。首先,管仲寓税于价,通过征收“间接税”,化解社会矛盾,滋养民生,并保护了国家经济。后来,管仲运用“官山海”和“轻重之术”,垄断市场,使齐国在春秋时期没有反垄断法的“国际市场”无往而不利。这套组合拳暗含了现代经济税收的先进理论,多管齐下,齐国哪有不富强的道理!
  
  管仲的治税理财,使齐国积累了富甲天下的财富。齐桓公依靠雄厚的财力,即位7年就开始称雄。即位35年,齐桓公会盟天下诸侯,实现大业,齐国成为春秋第一强国。
  
  回顾齐国的称雄之路,几乎很少使用当时流行的兵车战、步兵战、骑兵战等战争方式,而是更多地运用设计巧妙的财税手段,走出了一条“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的大国崛起之路,这不仅为后世王朝的强盛和复兴提供了借鉴,而且对现今我国和平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来源:中国税务报

编辑:刘娜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税务频道首页